Kaiyun (中国大陆) 开云 - 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开云资讯

开云资讯

Kaiyun information

Kaiyun动态

Kaiyun Industry dynamics

科技创新

Innovation

触摸屏的原理、分类、优缺KAIYUN网页 开云com点58触屏寿命

发布日期:2024-02-17 05:52 浏览次数:

  触摸屏系统一般包括两个部分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屏控制器。触摸检测装置安装在显示器屏幕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接收后送触摸屏控制器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CPU它同时能接收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触摸屏技术也经历了从低档向高档逐步升级和发展的过程。根据其工作原理其目前一般被分为四大类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红外线式触摸屏和表面声波触摸屏。

  电阻触摸屏的屏体部分是一块多层复合薄膜由一层玻璃或有机玻璃作为基层表面涂有一层透明的导电层(ITO膜)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面经过硬化处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层。它的内表面也涂有一层ITO在两层导电层之间有许多细小(小于千分之一英寸)的透明隔离点把它们隔开。当手指接触屏幕时两层ITO发生接触电阻发生变化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电阻变化来计算接触点的坐标再依照这个坐标来进行相应的操作。电阻屏根据引出线c;分为四线、五线等类型。五线电阻触摸屏的外表面是导电玻璃而不是导电涂覆层这种导电玻璃的寿命较长透光率也较高。

  电阻式触摸屏的ITO涂层若太薄则容易脆断涂层太厚又会降低透光且形成内反射降低清晰度。由于经常被触动表层ITO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出现细小裂纹甚至变型因此其寿命并不长久。

  电阻式触摸屏价格便宜且易于生产因而仍是人们较为普遍的选择。四线式、五线式以及七线、八线式触摸屏的出现使其性能更加可靠,同时也改善了它的光学特性。

  电容式触摸屏的四边均镀上了狭长的电极其内部形成一个低电压交流电场。触摸屏上贴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层它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导电物质。当用户触摸电容屏时用户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因为工作面上接有高频信号于是手指会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屏的四个角上的电极中流出且理论上流经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比例控制器通过对四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算即可得出接触点位置。

  电容触摸屏的双玻璃不但能保护导体及感应器更能有效地防止外在环境因素对触摸屏造成影响就算屏幕沾有污秽、尘埃或油渍电容式触摸屏依然能准确算出触摸位置。但由于电容随温度、湿度或接地情况的不同而变化其稳定性较差往往会产生漂移现象。

  尽管不像电阻式应用那么广,电容式触摸屏也是受欢迎的供选类型。这类设备精确、反应快尺寸稍大时也有较高分辨率,更耐用(抗刮擦),因而适合用作游戏机的触摸屏。而且新出现的近场成像技术改良了电容式触摸屏的性能,减弱了在它和电阻式触摸屏中可能出现的漂移现象。

  红外触摸屏的四边排布了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它们一一对应形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线矩阵。用户在触摸屏幕时手指会挡住经过该位置的横竖两条红外线c;控制器通过计算即可判断出触摸点的位置。

  红外触摸屏也同样不受电流、电压和静电干扰适宜于某些恶劣的环境。其主要优点是价格低廉、安装方便可以用在各档次的计算机上。此外由于没有电容充放电过程响应速度比电容式快但分辨率较低。

  表面声波是超声波的一种它是在介质(例如玻璃或金属等刚性材料)表面浅层传播的机械能量波。通过楔形三角基座根据表面波的波长严格设计可以做到定向、小角度的表面声波能量发射。表面声波性能稳定、易于分析并且在横波传递过程中具有非常尖锐的频率特性近年来在无损探伤、造影和退波器等应用中发展很快。

  这种触摸屏的显示屏四角分别设有超声波发射换能器及接收换能器能发出一种超声波并覆盖屏幕表面。当手指碰触显示屏时由于吸收了部分声波能量使接收波形发生变化即某一时刻波形有一个衰减缺口控制器依据衰减的信号即可计算出触摸点位置。

  表面声波触摸屏易受水滴、灰尘的影响改进的方法是加防尘条或者增加对污物的监控准确识别的操作和污物之间的区别。另外由于声波屏能感受压力无形中增加了控制手段对屏功能的扩展十分有利其应用范围因此而大大拓展。

  触摸屏是一种绝对坐标系统其特点就是当前定位坐标与上一次定位坐标没有关系每次触摸的数据通过校准直接转化为屏幕上的坐标。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触摸屏这套坐标体系对同一点的输出数据都是稳定的。不过它并不能保证每一次对同一点触摸的采样都相同即不能保证绝对坐标定位这就是所谓的漂移问题。

  各种触摸屏都是依靠传感器来工作的甚至有的触摸屏本身就是一套传感器。它们各自的定位原理和各自所用的传感器决定了触摸屏的反应速度、可靠性、稳定性和寿命。

  电阻式触摸屏工作在与外界完全隔离的环境中它不怕灰尘、水气和油污可以用任何物体来触摸比较适合工业控制领域使用。缺点是由于复合薄膜的外层采用塑料太用力或使用锐器触摸可能划伤触摸屏。

  电容式触摸屏的分辨率很高透光率也不错可以很好地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在公共场所常见的就是这种触摸屏。不过电容式触摸屏把人体当作电容器的一个电极使用当有导体靠近并与夹层ITO工作面之间耦合出足够大的电容时流走的电流就会引起电容式触摸屏的误动作另外戴着手套或手持绝缘物体触摸时会没有反应这是因为增加了绝缘的介质。

  红外线触摸屏是靠测定红外线的通断来确定触摸位置的与触摸屏所选用的透明挡板的材料无关(有一些根本就没有使用任何挡板)。因此选用透光性能好的挡板,并加以抗反光处理可以得到很好的视觉效果。但是受到红外线发射管体积的限制不可能发射高密度的红外线c;所以这种触摸屏的分辨率不高。另外由于红外线触摸屏依靠红外感应来工作外界光线c;如阳光或室内灯等均会影响其准确度。

  表面声波技术非常稳定而且表面声波触摸屏的控制器靠测量衰减时刻在时间轴上的位置来计算触摸位置所以其精度非常高。表面声波触摸屏还具有第三轴(z轴)也就是压力轴—通过计算接收信号衰减处的衰减量可得到用户触摸屏幕的力量大小最多可分为256级力度。力量越大接收信号波形上的衰减缺口也就越宽越深在所有的触摸屏中只有表面声波触摸屏具有感知触摸压力的性能。

  四线电阻式触摸屏是电阻式家族中应用最广、最普及的一种。其结构由下线;玻璃或薄膜材料导电ITO层和上线;导电ITO层组成。中间有细微绝缘点隔开当触摸屏表面无压力时上下线路成开路状态。一旦有压力施加到触摸屏上上下线c;控制器通过下线路导电ITO层在X坐标方向上施加驱动电压通过上线路导电ITO层上的探针侦测X方向上的电压由此推算出触点的X坐标。通过控制器改变施加电压的方向同理可测出触点的Y坐标从而明确触点的位置。

  五线触摸屏的结构与四线c;也有下线;玻璃或薄膜材料导电ITO层和上线;导电ITO层。五线触摸屏的工作原理与四线电阻式不同的是五线式的X和Y方向上的驱动电压均由下线路的ITO层产生而上线路层仅仅扮演侦测电压探针的作用。即便上线路薄膜层被刮伤或损坏触摸屏也能正常工作所以五线电阻式的使用寿命远比四线式的长。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不难看出诺基亚系列触屏手机使用的是四线电阻式触摸屏寿命不如五线式的长。

  电阻屏和电容屏相对来说能使用多久呢他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下面的通俗比较

  电容技术的触摸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设想极好又简单但是现实问题无法逾越。目前的透明导电材料ITO——氧化金属非常脆弱触摸几下就会损坏还不能直接用来作工作层要靠外部增加一层非常薄的坚硬玻璃。这层玻璃显然是不导电的直流导电是不行了改用高频交流信号靠人的手指头隔着薄玻璃与工作面形成的耦合电容来吸走一个交流电流这就是电容屏“电容”名字的由来靠耦合电容来工作。

  1、不稳定。耦合电容的方式直接受温度、湿度、手指湿润程度、人体体重、地面干燥程度影响受外界大面积物体的干扰也非常大带来了不稳定的结果。

  2、次品率相对电阻屏较高。最外这层极薄的玻璃正常情况下防刮擦性能非常好但工艺上要求在线%的概率碰上有破洞的产品。

  电阻式触摸屏的屏体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多层复合薄膜这层薄膜由一层有机胶片作为基层表面涂一层透明的导电层上面再盖一层外表硬化处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层它的内表面也涂有一层透明导电层在两层导电层之间有许多细小小于0.0254mm的透明隔离点把它们隔开绝缘。

  1.屏和控制系统都比较便宜反应灵敏度也很好对外界完全隔离的工作环境不怕灰尘和水汽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它可以用任何物体来触摸,稳定性能较好。

  1.电阻式的触摸屏由于需要一定的压力时间长了容易造成表面材料的磨损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寿命

  2.电阻式的触摸屏它的灵敏度不容易调整容易出现灵敏度的不均衡A点灵敏B点迟钝的现象常会发生

  3.电阻式的触摸屏对付干扰的能力较弱防止误动作的能力较差。任何东西碰到都会引起动作。

  相信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对触摸屏有了深入的了解吧

  小五的触屏就是四线电阻式触摸屏触点单击寿命大于100万次笔画寿命大于10万次总体使用寿命可以达到3年比电容式触摸屏2年寿命更长一些。

  想必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手机的触摸屏寿命是多少吧!还有就是到底是电阻式触摸屏(诺基亚的)好还是电容式触摸屏(iPhone等)好呢……本文从原理阐述讲解,希望对大家的认知有一些帮助! 先说触摸屏的原理 触摸屏系统一般包括两个部分: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屏控制器。触摸检测装置安装在显示器屏幕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接收后送触摸屏控制器;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CPU,它同时能接收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触摸屏技术也经历了从低档向高

  CruiseYoung提供的带有详细书签的电子书籍目录 该资料是《Android基础教程》的源代码 对应的书籍资料见: Android基础教程(你的第一本Android书) 基本信息 原书名: Hello, Android: Introducing Googles Mobile Development Platform 原出版社: Pragmatic Bookshelf 作者: (美)Ed Burnette 译者: 张波 高朝勤 杨越 丛书名: 图灵程序设计丛书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69 上架时间:2009-11-6 出版日期:2009 年11月 开本:16开 页码:196 版次:1-1 编辑推荐 你的第一本Android书. Pragmatic系列图书品质保证.. 从这里,开始一个新的梦想... 内容简介 android是谷歌公司开发的全新开源手机平台。本书是一部关于 android开发的基础教程,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讨论android。书中还结合数独游戏等实例更加形象生动地讲解了 android开发的基本流程,且每章最后都有一个 “快速阅读指南 ”,更加方便了读者的阅读。. 本书内容完整丰富,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读者都能通过本书快速学习 android开发,提高相关技能。... 作译者 作者: Ed Burnette Ed Burnette 资深软件技术专家,拥有20多年软件开发经验。他是SAS高级计算机实验室的联合创始人和高级研究员,也是.com网站的创办人和ZDNet的专栏作家。除本书外,他还出版了Google Web Toolkit:Taking the Pain out of Ajax和Eclipse IDE Pocket Guide等著作。 目录 封面 -13 封底 202 扉页 -10 版权 -9 版权声明 -8 对本书的赞誉 -7 前言 -6 目录 -2 第一部分 Android简介 1 第1章 快速入门 3 1.1 安装工具 3 1.1.1 Java 5.0+ 3 1.1.2 Eclipse 4 1.1.3 Android 4 1.1.4 Eclipse插件 5 1.2 创建第一个程序 7 1.3 在模拟器上运行程序 8 1.4 在手机上运行程序 9 1.5 快速阅读指南 9 第2章 基本概念 11 2.1 Android的系统架构 11 2.1.1 Linux内核 11 2.1.2 本机库 12 2.1.3 Android运行时 13 2.1.4 应用程序框架 14 2.1.5 应用程序 15 2.2 它还活着 15 2.2.1 进程不等于应用程序 16 2.2.2 应用程序生命周期 17 2.3 构建块 19 2.3.1 活动 19 2.3.2 意图 19 2.3.3 服务 19 2.3.4 内容提供者 19 2.4 使用资源 20 2.5 安全性 20 2.6 快速阅读指南 21 第二部分 Android基础知识 23 第3章 设计用户界面 25 3.1 数独游戏简介 25 3.2 声明性设计 26 3.3 创建启动界面 27 3.4 使用替代资源 34 3.5 实现About对线 3.9 开始新游戏 47 3.10 利用日志消息调试程序 48 3.11 利用调试器调试程序 50 3.12 退出游戏 50 3.13 快速阅读指南 50 第4章 绘制2D图形 53 4.1 Android图形基础 53 4.1.1 Color类 53 4.1.2 Paint类 54 4.1.3 Canvas类 55 4.1.4 Path类 55 4.1.5 Drawable类 56 4.2 在Sudoku程序中添加图形

  4.2.3 定义PuzzleView类 60 4.2.4 绘制游戏盘面 61 4.2.5 绘制数字 63 4.3 处理输入 65 4.3.1 定义和更新选定区域 66 4.3.2 输入数字 68 4.3.3 增加提示 69 4.3.4 抖动屏幕 70 4.4 其他问题 71 4.4.1 创建软键盘 71 4.4.2 实现游戏逻辑 76 4.4.3 其他功能 78 4.5 更多改进 80 4.6 快速阅读指南 81 第5章 多媒体 83 5.1 播放音频 83 5.2 播放视频 88 5.3 为数独游戏配上音乐 92 5.4 快速阅读指南 94 第6章 存储本地数据 95 6.1 为数独游戏添加选项 95 6.2 继续玩前一个游戏 97 6.3 记住当前位置 99 6.4 访问内部文件系统 100 6.5 访问SD卡 101 6.6 快速阅读指南 103 第三部分 高级主题 105 第7章 互联的世界 107 7.1 通过意图实现浏览 108 7.2 利用视图打开网页 111 7.3 JavaScript与Java通信 115 7.4 使用Web服务 121 7.5 快速阅读指南 131 第8章 定位与环境感知 133 8.1 位置,位置,位置 133 8.1.1 我在哪里 135 8.1.2 更新位置 137 8.1.3 模拟说明 138 8.2 充分利用传感器 139 8.2.1 了解传感器 139 8.2.2 解析传感器的读数 140 8.2.3 模拟说明 140 8.3 地图功能 141 8.3.1 嵌入MapView 142 8.3.2 准备就绪 145 8.3.3 模拟说明 146 8.4 快速阅读指南 147 第9章 SQL实战 149 9.1 SQLite简介 149 9.2 SQL基础 150 9.2.1 DDL语句 151 9.2.2 修改语句 151 9.2.3 查询语句 151 9.3 你好,数据库 152 9.3.1 使用SQliteOpenHelper 153 9.3.2 定义主程序 155 9.3.3 添加一行 156 9.3.4 运行一个查询 157 9.3.5 显示查询结果 1

  9.4 数据绑定 159 9.5 使用ContentProvider 162 9.5.1 更改主程序 164 9.5.2 添加一行 164 9.5.3 运行一个查询 165 9.6 实现ContentProvider 165 9.7 快速阅读指南 166 第10章 利用OpenGL实现3D图形 169 10.1 理解3D图形 169 10.2 OpenGL简介 170 10.3 构建一个OpenGL程序 171 10.4 管理线.9 透明效果 187 10.10 快速阅读指南 189 第四部分 附录 191 附录A Java与Android语言及其API 193 附录B 参考书目 197 译者序 2007年11月5日,谷歌公司推出了自己的开源手机平台,正式命名为Android,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谷歌公司对外宣称这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平台。. 作为基于Linux的开源手机平台,Android包括一部手机工作所需的全部软件——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而且不存在任何以往阻碍移动产业创新的专有权障碍。谷歌公司与开放手机联盟合作开发了Android,这个联盟囊括了中国移动、摩托罗拉、高通、宏达和T-Mobile在内的30多家无线应用方面的领头羊。通过与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开发商和其他有关各方结成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谷歌公司希望能建立一个标准化、开放式的移动电话软件平台,这样必将推进更好、更快的创新,为移动用户提供不可思议的丰富应用和服务。 Android作为谷歌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进一步推进“随时随地为每个人提供信息”这一企业目标的实现。作为一款多方倾力打造的平台,Android具有许多优点:实际应用程序运行速度快;开发限制少,平台开放;程序多任务性能优秀,切换迅速等。当然,它也具有系统细节不完善、电源管理不好、软件的界面不太好、支持的软件厂商还比较少等缺点。但是凭借谷歌公司的强大实力以及与开放手机联盟的通力合作,我们相信Android会越来越好,一定会成为主流的手机操作系统平台。.. 本书分为3个部分共10章,最后还有两个附录。第1~3章介绍Android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第4~6章介绍2D图形、多媒体和存储本地数据;第7~10章介绍高级主题,包括联网、定位与环境感知、数据库和3D图形;附录介绍了Android与Java之间的差别以及参考书目。 本书由张波、高朝勤、杨越和徐红霞等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人民邮电出版社图灵公司编辑的热心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由于译者的知识水平有限,加之时间比较仓促,文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恳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前言 Android是一款针对手机的全新开源软件工具包,它由Google和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共同创建。Android有望在数年内遍布于数百万部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中,从而成为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主要平台。无论你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程序员,无论你是自己玩玩还是为了盈利,都应该了解关于Android开发的更多信息。本书将帮助你迅速入门。. Android的特别之处 如今,市场上已经有了许多移动平台,包括Symbian、iPhone、Windows Mobile、BlackBerry、Java Mobile Edition和Linux Mobile(LiMo)等。当我向别人说起Android时,他们的第一个疑问通常是: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另一个移动标准?它有何惊人之处? 虽然Android的一些特性并非首创,但它是第一个将以下特性结合在一起的环境。 基于Linux,真正开放、开源、免费的开发平台。手持设备制造商钟情于它的原因,是它们可以使用和定制该平台而不需要支付版税。开发人员喜欢它的原因,是他们知道这个平台是独立的,不受任何一家厂商的限制。 受Internet mashup思想启发的基于组件的架构。一个应用程序的组件可以在另一个应用程序中用作其他用途。你甚至可以将Android内置的组件替换为自己改进后的版本。这将在移动领域掀起新一轮的创造风潮。 众多开箱即用的内置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使用GPS或手机发射塔三角测量法,让你可根据所处位置来定制用户体验。凭借功能全面的SQL数据库,利用强大的本地存储,可以完成偶尔连接的计算和同步操作。浏览器和地图视图可以直接嵌入在应用程序中。所有这些内置服务有助于提高功能的标准,同时降低开发成本。 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的自动化管理。多层安全措施将程序彼此分离,这将使智能电话的系统稳定性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最终用户不再需要担心哪些应用程序是活动的,也不必在运行新程序前先关闭原有的一些程序。Android针对低能耗、低内存的设备进行了优化,这种根本性的优化是之前的平台从未尝试过的。 高质量的图形和声音。将类似于Flash的光滑、无锯齿的2D矢量图形和动画与3D加速的OpenGL图形相结合,可实现各种新式的游戏和商业应用程序。Android内置了最常用的行业标准音频和视频格式的编解码器,这些格式包括H.264 (AVC)、MP3和AAC。 当前及未来各类硬件间的可移植性。所有程序都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并且将由Android的Dalvik虚拟机执行,所以代码在ARM、x86和其他架构之间是可以移植的。Android提供了对各种输入方法的支持,比如说键盘、

  和轨迹球。用户界面可以针对任何屏幕分辨率和屏幕方向进行定制。 Android为用户与移动应用程序交互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同时也提供了实现这些交互的底层技术保障。而Android最令人心动之处,莫过于你可以为它编写软件,本书恰好可以为你提供这方面的帮助。 本书读者对象 阅读本书唯一的前提条件,是具备对Java编程或类似面向对象语言(比如说C#)的基本理解,不需要拥有为移动设备开发软件的经验。实际上,如果你确实有这方面的经验,反倒应该忘记它们。Android是如此与众不同,因此最好不要带着成见来学习它。 本书内容 本书分为三部分。大致来说,本书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讨论Android。 有些章使用了一个公共的示例:Android数独游戏。通过逐渐在游戏中添加特性,你将学习Android编程的许多方面,包括用户界面、多媒体和Android生命周期。.. 第一部分中将首先介绍Android,内容涉及如何安装Android模拟器,如何使用IDE(Inter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集成开发环境)编写第一个程序。然后,我们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概念,比如Android中的生命周期。Android中的编程方式可能与你之前采用的方式不同,因此一定要在继续学习之前掌握这些概念。 第二部分讨论Android的用户界面、二维图形、多媒体组件以及简单的数据访问。这些特性在大多数程序中都用得到。 第三部分深入探讨Android平台。这一部分介绍外部通信、基于位置的服务、内置SQLite数据库和三维图形。 本书最后提供了一个附录,其中列出了Android与Java SE(Java Standard Edition,Java标准版)之间的不同之处。 .在线资源 本书网站提供了以下资源。 本书使用的所有示例程序的完整源代码; 勘误页面,列出了本书这一版中的所有错误(希望它保持空白); 论坛,在此你可以直接与作者及其他Android开发人员交流(希望论坛用户越来越多)。 读者可以在自己的应用程序中随意使用源代码。 关于“快速阅读指南” 虽然大多数作者都希望读者阅读他们书中的每一句话,但我知道你可能不想这样做。你只希望阅读能够解决手头问题的部分,而在需要解决其他问题时,再回过头来阅读另外一些内容。因此,我在书中特意注明在哪里可以找到你所关心的内容。 本书每章最后都有一个“快速阅读指南”,告诉无序阅读本书的读者接下来应该阅读哪些内容。读者还可以在其中发现一些指向相关资源(如图书和在线文档)的链接,可以了解相关主题的更多信息。 好吧,你现在想了解点什么?第1章就将指导你完成第一个Android程序。第2章回过头来介绍Android的基本概念和

  。第3章探讨用户界面,也就是大多数Android程序中最重要的部分。 致谢 我要感谢为本书成功出版做出贡献的许多人,包括审稿人Anthony Stevens、Gabor Paller、Fred Burke、Dianne Hackborn和Laurent Pontier,他们详尽审阅了本书;感谢编辑Susannah Pfalzer在我几乎要推迟交稿时提供的好建议并为我鼓足勇气。特别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他们在我写作本书期间表现出来的极大耐心。... 媒体评论 “跟本书的2005版一样,我认为Louis的这本书写得非常好,信息量极其丰富而且实践性强。阅读过程中,你会觉得是在跟作者讨论问题。我喜欢这本书,还因为它有自己的观点,而非从在线图书中照搬过来……”. —— Amazon读者评论 这本书极其出色,不仅文笔流畅、浅显易懂,内容也妙趣横生。本书既恰到好处地讲解了Android独有的特性,同时也突出了高质量编程的原则。 ——Anthony Stevens PocketJourney创始人兼CTO,Google Android竞赛前20强 Ed Burnette的这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保持了Pragmatic(实用)系列图书的一贯风格。仅凭2D和3D图形方面开云网站 Kaiyun开云的内容,本书就非常值得所有Android开发人员拥有。 ——Mark Murphy.. CommonsWare创始人 我还记得第一次使用Android时的情景:当时感觉它就像是一座超大型迷宫。有了这本书,入门就不会那么痛苦了。我深信,通过阅读本书,上手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将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 ——Gabor Paller OnRelay公司高级软件架构师...

  实验摘自【正点原子】DFZU2EG/4EV MPSoC 之FPGA开发指南V1.0

  1)实验平台:正点原子MPSoC开发板 2)平台购买地址:)全套实验源码+手册+视频下载地址: 现在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包括平板电脑都是采用电容屏作为

  ,电容屏是利用人体感应进行触点检测控制,不需要直接接触或只需要轻微接触,通过检测感应电流来定位触摸坐标。在本章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 FPGA控制LCD 电容触摸模块,

  【正点原子FPGA连载】 第二十九章TFT LCD画板实验 摘自【正点原子】DFZU2EG_4EV MPSoC之嵌入式Vitis开发指南

  利用压力感应进行触点检测控制,需要直接应力接触,通过检测电阻来定位触摸位置。正点原子2.8/3.5寸LCD模块自带的

  1)实验平台:正点原子领航者ZYNQ开发板 2)平台购买地址:)全套实验源码+手册+视频下载地址:)对正点原子FPGA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群讨论:994244016 5)关注正点原子公众号,获取最新资料更新 第二十章 LCD

  951113 2)全套实验源码+手册+视频下载地址:)对正点原子FPGA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群讨论:994244016 4)关注正点原子公众号,获取最新资料更新 第三十四章RGB-LCD

  (Touch Panel)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

020-8985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