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 (中国大陆) 开云 - 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开云资讯

开云资讯

Kaiyun information

Kaiyun动态

Kaiyun Industry dynamics

科技创新

Innovation

全球首个带触摸屏的充电盒发布灵感来自华强北?

发布日期:2023-12-10 12:11 浏览次数:

  讲道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已经出到没啥惊喜了。无外乎就是音质加强、降噪提升、连接加固,顶多增加一些防水防尘的功能。

  就在当地时间 8 月 30 日的时候,著名的音像器材生产商 JBL 突然在自家官网上公布了即将推出的一系列新品。

  其中,最受人瞩目的莫过于 JBL Tour PRO 2 —— 一款拥有屏幕的无线耳机。

  Tour PRO 2 搭载了 1.45 英寸的 LED 触控显示屏,也就是说你可以绕开手机,直接通过耳机的充电仓来完成听歌切歌、切换模式、调节音量、接听电话、接受各个 app 的信息等等。

  作为一款新耳机,Tour PRO 2 搭载了 10mm 动圈单元,提供了降噪和环境音的模式选择,并支持空间音频。内置的 6 个麦克风,也大大提升了通话质量。续航时间更是长达 40 小时。

  不同于我们熟悉 MP3 可以将多媒体资源存放到设备上离线播放,就目前的信息而言,Tour PRO 2 离开手机平板等之后,是无法完成的。

  更离谱的是,就连「在耳机充电仓上放触屏」这件事,JBL 或许也不是第一个做到的。

  今时今日,万物皆可触屏。从手机平板,到汽车中控,再到一面每天都会接触的镜子,几乎处处都能找到触屏的影子。

  可能大家会觉得,触屏是在苹果带来初代 iPhone 后,才算得上普遍地走进大家的生活。

  早在 1965 年,科学家 E.A.Johnson 就在论文中提出了「触摸面板」的概念,并向世界带来了历史上第一块触摸屏。

  只不过,当时的触摸屏远没有科幻电影中描述的先进。它是一块电容式的触摸屏,通过特殊的金属和电极,在人体和屏幕接触时将会形容一个电容,而屏幕再根据该电容来判断手指触摸了屏幕的哪个位置。

  但没关系,很快地,就在 1970 年,美国发明家 George Samuel 优化了电容式触摸屏的概念,研发出更为灵敏也更为高效地电阻式触摸屏。

  开云全站 kaiyun网站

  而且,和前者必须依赖人体自带的电场不一样,哪怕是像木头、塑料这些绝缘体,也可以令电阻式触摸屏产生反应。

  开云全站 kaiyun网站

  因此,在 70 年代时,这个新发明更多被用于记录工作,和今天的数位板有点相似。

  不过,得益于研究团队对于传感器和编程的不断优化,再配合市场部的推广,电阻式触摸屏开始在各种实验室、研究所传播起来。

  来到 1993 年,IBM 推出了全球首台搭配触摸屏的手机 IBM Simon,触摸屏才算真正地出现在大众的生活中。

  虽然长着一副「大哥大」的模样,却一样拥有了通讯录、日历、计算器、电子邮件,甚至游戏的功能。

  当然,苹果也没有落后。在同一年,苹果也推出了名为 Newton 的掌上电脑。同样拥有各类的软件,甚至还支持手写输入。

  我们熟悉的 MP3、MP4,以及已经成为「时代的眼泪」还需要配备一根触控笔的早期触屏机,都搭载了触控技术。

  只不过,当时所流行的单点触控,意味着设备同时只能对你的一个动作作出反应。连缩放图片都无法进行,令这些「触屏设备」多少有些鸡肋。

  2014 年,苹果又在秋季发布会时,带来了压力触控 3D Touch 的技术。让屏幕不但能感知你的触摸,也能针对不同力度做出不同反应。

  2018 年,vivo 在 CES 大会上,向全世界展示了屏幕指纹识别技术。

  同一年,柔宇科技推出了第一款商用的柔性 OLED 折叠显示屏手机「柔宇柔派」,再次将触屏的可能性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据统计,目前触摸屏市场中,个人消费电子是被运用得最广泛的领域,占据了市场份额的 80%。

  是像科幻电影一般,从二维演变成三维?还是逐步取替实体按键,变成一个默认的主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玩物志”(ID:coolbuy),作者:冯富贵,36氪经授权发布。

  今年的暑期档,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感受,看的明白数据结果但想不清楚背后逻辑。

020-89853486